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国家大力推进印刷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数码印刷市场蓬勃发展。近两年,喷墨印刷在降低成本方面不断突破,需求量稳定增长,这使得喷墨印刷设备也在中国市场快速增长。为应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以及印刷行业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佳能*1推出了varioPRINT iX系列单张纸喷墨印刷系统,其凭借稳定的产能、灵活的操作性等特点能很好地满足商业短版印刷,按需出版及个性化定制需求。
创立于2008年的杭州印捷数码快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印捷”)是一家勇于创新并专注数码印刷的高新企业,也是杭州市文明印刷企业,创立之初就确定了打造数码印刷工厂的定位,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商务印刷、影像后期等多样化业务并行发展的知名数码印刷生产中心。
杭州印捷应用佳能varioPRINT iX系列单张纸喷墨印刷系统,吸引众多客户参观
杭州印捷一直秉承积极探索、深入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理念,紧跟时代并顺应变化,通过不断更新硬件设备、软件产品以及完善服务体系,一直保持在行业前列。为了向客户提供更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杭州印捷第一时间引进了佳能varioPRINT iX系列单张纸喷墨印刷系统,使用其生产的产品备受欢迎。
佳能打印产品本部总经理永松敏彦为活动致辞
近期,佳能还携手杭州印捷共同举办了用户交流会并展示了varioPRINT iX系列单张纸喷墨印刷系统在杭州印捷的具体应用,通过近距离演示讲解以及建立互动沟通平台,很好地为行业用户商业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成熟技术为高品质保驾护航·
据杭州印捷总经理周筱军介绍:“杭州印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凭借高标准的品质保障成为了很多客户的首选,品质是我们在数码印刷领域深耕的基础,也是我们最看重的部分。我们与佳能的合作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一直选择与佳能合作就是信赖佳能产品在输出品质方面的实力,最新采购的佳能varioPRINT iX系列单张纸喷墨印刷系统在这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为我们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
杭州印捷总经理周筱军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分享了很多应用心得
在高品质输出方面,佳能拥有多项成熟技术作为支撑,首先varioPRINT iX系列产品使用了佳能iQuariusiX技术,搭载了真正的1200 dpi压电式按需打印喷头,并利用真实的1200dpi的打印分辨率和可变墨滴大小功能,实现了平滑的阴影、引人注目的暗色调细节和清晰的字体。同时,通过控制喷嘴的均匀性和喷嘴活动,能实时自动检测和纠正喷嘴故障或停止打印,以确保始终如一、流畅的打印质量。其次,varioPRINT iX系列产品使用了聚合型水性颜料墨水,并搭载了ColorGrip在线预涂技术,不仅能够对不同纸张类型提供出色的图像,确保色彩一致性,还能保证色彩牢固及长久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varioPRINT iX系列产品的颜色表现可以达到Fogra国际标准,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附加价值。
现场客户认真观察佳能varioPRINT iX系列运行
varioPRINT iX系列搭载佳能成熟技术,为杭州印捷提供品质保障
商务印刷是杭州印捷的主要业务之一,在数码喷墨印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品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确保高品质输出,这其中的印品干燥环节也至关重要,能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在干燥技术方面,varioPRINT iX系列产品使用了滚筒式非接触干燥系统,热风烘干技术使得印品上墨水中的水份蒸发,提供可靠的定影结果,即可进行后道处理,无论是印刷一本时尚杂志还是高价值的直邮,都能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品质效果。周筱军还介绍道:“没有客户希望收到的产品有刺激性气味,绿色印刷也是整个行业的趋势,所以我们非常注重环保。”在这方面,varioPRINT iX系列采用的聚合型水性颜料墨水,以水做溶解载体,安全、无毒无害、不燃不爆、无刺激性气味产生,而且由于水性颜料墨水具有优秀的非渗墨性特点,废弃的印刷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当作资源重新利用,不断提高资源转化率,确保了每一本印刷品都符合安全环保要求,也保证了生产全程环保无负担。同时,varioPRINT iX系列产品凭借其单张纸喷墨技术,即使设备已经打印了上百万印量,使用其生产的产品也不会产生臭氧,确保了杭州印捷的品质无忧。
(转至:中国印刷行业网)
产值达1.43万亿元,行业新动能十足——
中国印刷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截至2022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达1.43万亿元,整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上发布的这一数据,振奋了印刷业发展信心。
“当前,我国印刷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效率显著提高,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区域布局合理演进,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大会对印刷业发展态势的研判,掷地有声。
按需印刷渐成行业新风
一本300余页的书,从在手机上扫码下单发出印刷需求,到审核、印制、裁切、装订成书,只需5分钟左右的时间。拿在手上,还带着余温。
在大会设置的“数字新生态 按需新体验”印刷智能测试线专题展上,记者见到了一条按需印刷全流程生产线。
生产线上,从圣德科技的数码印刷机到英厚机械的装订机,从按需印刷智能制造数据服务平台到数码印刷在线检测系统,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成果,和国外同类机器相比拥有较大成本优势。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书无需大批量下单,一本就可以起印。既省去制版、营销等中间环节,又可让出版社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调整库存、缓解库存压力,智能高效,是未来图书生产和购销的新方向之一。”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胡行同告诉记者。
按需印刷智能制造,不仅在展览上有所体现,也被部分出版社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
面对图书出版品种增多但单本印量下降、规模快速增长带来库存压力等出版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对自身经营科学类专业图书所具备的“长尾效应”的考量,科学出版社从2015年开始尝试按需印刷。
“针对印量在50册以上的新书重印需求、印量在5册以下的网站订单和图书馆馆配需求,我们都可以开展业务。”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彭斌介绍,“2016年1月正式投产后,按需印刷生产线日均生产书刊180种、1500册,单日峰值最高达600种。2022年,全社数码印装生产475万册、码洋达4.3亿元,其中订单生产11万册、码洋1238万元,可供品种达3.5万种,按需印刷占全社业务的比重持续攀升。”
按需印刷,推广动力不仅在于企业,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完善行业生产与管理标准,也至关重要。
针对按需印刷当前存在的版权页信息修改频次高、订单数量低于缴送数量且同一版次重复缴送、数据标准不一等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开展图书版权页信息改革试点、样书缴送改革试点等工作,完善按需印刷标准体系,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行业效能
“加快发展数字印刷”“实施印刷智能制造工程”,是《“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次大会,公布了首批24家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名单和20家印刷业数字化发展改革试点单位。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24家国家印刷示范企业之一。2021年,裕同科技在河南许昌建成印刷包装行业首家全面化智能工厂——许昌裕同。
“围绕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等目标,许昌裕同携手中国电信打造5G标杆工厂,为AGV智能机器人提供低延时、高可靠的通信保障,以ERP系统为保障,实施从机台数据采集到仓库WMS、车间MES、AGV智能机器人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打造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生产过程。”裕同科技信息化副总监周礼球介绍。
许昌裕同还实现了仓库自动出入库,车间物流搬运无人化与智能调度,生产需求自动叫料,关键数据实时采集,设备异常及时上报。全自动、精细化生产管理流程,让印刷的质与效得到显著提升。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美柯乐制版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也致力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
“从生产计划实现数字化排期、智能仓储、印刷质量检测自动化,到机器人解决拉料问题,我们实现了生产全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此外,还积极运用净化燃料、数字中央空气系统、水冷式空调系统,降低生产环节中的污染和能耗。”美柯乐印务公司董事牟少翔介绍。
在过去,图书印刷质量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抽检。缺字漏字、页码错位、装订脱胶、喷头堵塞造成的滴墨等问题,全靠老师傅们的“火眼金睛”进行甄别。
当前,全自动印刷质量检测系统正在行业迅速推广。
“我们生产的质检机器,依靠光学相机对每一页进行拍照,与原电子文件进行对比,可以迅速发现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系统进行校正,不需要老师傅们再24小时连轴转、值夜班了。”华夏视科工作人员张岩说。
据上海市对当地712家印刷企业数字化贯通水平进行的调研:43.70%的企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排产排程数字化,46.06%的企业实现了设备、工序、生产线、车间不同层级的生产过程监控,27.95%的企业实现了不同特点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30.51%的企业实现不同目标的数字化质量控制。
未来的印刷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会上多位行业专家达成共识。
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问题
聚焦印刷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大会举办了首届印刷质量高峰论坛,并举办“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与印刷质量”专题展。
论坛指出,印刷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全链条、全员积极参与,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出版主管部门要在统筹资源上下功夫,政策靠前发力,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出版、印刷及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要在加强全过程管控上下功夫,提高质量管理的数字化水平。行业协会和高校科研院所要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围绕数字印刷、智能制造、印刷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展协同创新。
记者见到,“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与印刷质量”专题展在推广行业新兴技术的同时,展示了图书异味、跨页接版超标、开胶散页、色差、配帖错误等印刷质量问题,分享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吸引了大量业内从业者参观。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1日 09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月28日至6月7日,以“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德鲁巴印刷展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德鲁巴印刷展是全球印刷行业规模最大的国际展会之一,今年参展商超过1600家,其中,中国展商数量最多,达400余家。中国企业充分展示了在印刷设备、印刷工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聚焦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入口处,工作人员为展商和观众分发的观展手册、展商目录等印刷品,都是用百分之百可降解材料印制的。在展厅内,可以看到草、竹子、麻和甘蔗渣等天然原材料,它们都可作为木纤维的替代品用于造纸。本届展会上,从印刷材料、印刷工艺到印刷设备,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各个环节,几乎所有企业在展示各自的产品、技术时都不忘提及环境友好型特点。
“印刷和包装行业需要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印刷与造纸技术部总经理托马斯·席曼向记者介绍,本届展会的一大创新是首次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展台,30家企业在这里展示有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德鲁巴印刷展主席安德烈亚斯·普莱斯克表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减少废弃物,推动印刷原料的再利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在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展台,10余台印刷机一字排开,自动送纸器把1米多高的白色印刷纸从侧面推进印刷机,印刷机快速在每张纸印上色彩斑斓的图画。操控台前的大屏幕,实时显示每台机器的运行状态、任务进度、订单信息等。该公司全球销售与服务总裁戴维·施梅丁介绍,公司积极探索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生产服务流程,让印刷过程更加直观、可视化,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在数字纺织打印专区,电脑上的三维软件融合了布料仿真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师可以很快设计出服装样式,然后将设计图案发送到数字印花打印机。根据系统指令,布料被打印上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接着,裁剪机自动进行布料裁切,机械臂将切割好的布料放入不同筐里。最后,经过缝制,一件红黄蓝三色的运动衣就制成了。据德国纺织和纤维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数字化流程简单快捷,可高效运用环保材料定制生产运动服和外衣,为跨行业合作及产品创新提供思路。
中企展示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本届展会上,中国企业不仅数量创新高,而且在设备器材、技术创新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宗颖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中国印刷企业在印刷材料和工艺方面更加追求绿色环保,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此次中企80%以上的参展设备都被预订出去,显示出中国制造在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发力。
在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展台,新一代软包装卫星式柔版印刷机正在做高速印刷演示,最快可达到每分钟600米的印刷速度,不少现场观众为之惊叹。据该公司总工程师李瑜介绍,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由公司自主研发,印刷压力更精准,网点还原率更高。2023年公司出口合同额占比超过40%,2024年已出口设备32台(套)。
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演示了“7色广色域高保真印刷”工艺,现场制版和印刷,让用户近距离感受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给行业带来的变革。据科雷首席运营官范燮军介绍,此次公司携3台创新设备亮相展会,其中全球首创双光鼓高速直接制版机(CTP)DD870,以1500张托盘式大容量全自动供版和70张以上每小时高速制版速度,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智能化高效生产作业。作为全球最大CTP设备制造商之一,科雷目前的海外业务占整个业务50%以上。
在深圳万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台,3台设备在印刷着色彩精美的纸板。万德公司副总经理罗三亮向记者介绍,公司携3台包装数字印刷设备亮相展会,展示了最新的数字喷墨技术。印刷品质更加细腻逼真,色彩效果可媲美胶印,可以解决客户对薄纸/卡纸/铜版纸的高端彩印需求。“我们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海外业务占公司整体业务的40%。”
“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中国展商,中国印刷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绩得到广泛认可。”戴维·施梅丁对记者表示,“蓬勃发展的中国印刷业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机遇。”
共促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
展会期间,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主办了“毕昇印刷合作论坛·德鲁巴对话”。论坛以“新机遇、新合作、新未来”为主题,中宣部印刷发行局、世界印刷与传播论坛暨欧洲印刷产业联盟和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负责人,以及180余位中外印刷行业企业家、专家学者,共论印刷文化、共话创新发展、共谋合作之路。
论坛期间举办的“中华印刷之光”展览分为汉字起源与发展、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印刷术向世界传播等多个单元,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印刷出版文化和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亚洲中心负责人马留斯·贝勒曼表示,早在11世纪,中国发明家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引领了世界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直到今天,这一创新精神仍在继续。”贝勒曼说,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印刷业的核心主题,也是中国企业蓬勃发展的关键领域。
德国斯图加特传媒大学印刷与包装技术系主任沃尔克·詹森表示,印刷术的出现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交流。此次中国展商充分展示了印刷行业的技术革新与飞速发展,令人印象深刻。
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总裁迪沃夫表示,德鲁巴印刷展为德中两国在印刷和造纸领域深化互利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中国是杜塞尔多夫展会最重要的海外参展国之一,德中两国应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本报德国杜塞尔多夫6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6日 17 版)